2009-10-21

The Moldau-Smetana (09' 6/19晚上音樂會曲目之一)

莫爾道河-選自"史梅塔納"的交響詩<我的祖國>;每次我人不管在那里,只要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我的"臺灣",內心充滿無比的感動!(就因為我是外省人又待過大陸,所以不敢用"祖國"兩字,以免被有心人士抹紅!)其實我最愛臺灣!我只抽臺灣的"長壽"煙呀!(光這一點,誰又能說我不愛臺灣呢?)

樂曲簡介:捷克在1918年獨立以前,無法說自己的語言,無法閱讀自己的文字,他們只能望著家鄉的河川,想著何日能有著民族的尊嚴?
被稱為是捷克音樂之父的作曲家史梅塔納在1879時完成了交響詩"我的祖國",其中的一首"莫爾道河"是最被喜愛的。因為莫爾道河是貫穿著捷克的河川,就像他們民族的命脈,所以在樂曲中史梅塔納描述著河川經過的風景與人民的熱情,這首曲子的主旋律後來也出現在以色列的國歌裡。
-------------------------------------------------------------------------------
《我的祖國》是捷克音樂之父史麥塔納在當時波西米亞仍受奧國統治時,獻給波西米亞首都布拉格的名曲,為六曲聯篇交響詩,分別為《維夏拉德堡》、《莫爾道河》、《女英雄莎爾卡》、《波西米亞的田園景致》、《塔波爾城》以及《布拉尼克山》。奇數曲的創作目的為歷史的回顧,偶數曲則是激勵現在展望未來的作品。
雖然捷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熱愛音樂的民族,但是在史麥塔納之前,還沒有一位真正是「土生土長」的捷克作曲家,更遑論建立國際知名度,因此年少的史麥塔納受到了身為業餘音樂家的父親啟蒙並於日後接受了正規的音樂訓練後,他決定當一位揚名國際的一流作曲家。
  剛開始,史麥塔納的理想經常受到譏笑,為此吃了不少苦頭。後來,他選擇到北歐發展,卻相當受到歡迎。可是當他衣錦榮歸,在祖國開音樂會時,音樂廳卻是門可羅雀。
  史麥塔納並未因此受到打擊,他仍然努力不懈,持續朝著自己的理想勇往邁進。他以捷克的民間故事創作歌劇,用捷克的風景譜寫交響詩。聯篇交響詩《我的祖國》就是他的心血結晶,是他的晚霞之作,也是最為世人所知的作品。其中的《莫爾道河》是最著名的一首,可謂古典音樂中的名曲。西元一八七四年,長年飽受耳疾之苦的史麥塔納在創作《我的祖國》時,已經完全失聰。歷經了五年的煎熬,史麥塔納終於完成了他的傳世之作,《我的祖國》,並於西元一八八二年正式公開演出。然而,他再也無法承受病痛,整個人陷入瘋狂,最後在瘋人院走完人生路,距離完成《我的祖國》之後僅有五年的光陰。
  《莫爾道河》描繪發源於森林,貫穿波西米亞平原,滾滾而流的莫爾道河景象。樂曲開始於兩條源泉,一條溫熱活潑;另一條清澈冷冽,分別由長笛和豎笛表現。民謠風格的『莫爾道主題』隨著河流的幅面逐漸加大,由小提琴、雙簧管與低音管合奏出現。自此,管弦樂開始生動的發展,滾滾河水奔流,越過山谷、經過田野森林。流經鄉村時,可以聽到音樂以波卡舞曲的風格來描述樸實的農民正在狂歡跳舞慶祝婚禮。進入了夜晚,音樂隨即柔和平靜,豎琴演奏出《我的祖國》的第一樂章《維夏拉德堡》一開始的旋律主題,彷彿河水交織著倒映的古堡影像與銀白月色。天亮後,『莫爾道主題』重現,音樂更加激昂,管樂與弦樂群奮力演奏出強勁的水勢。通過了這段激流,莫爾道河便進入布拉格市,水流趨緩,河面漸寬,再由木管及小提琴奏出『莫爾道主題』,最後浩浩蕩蕩的莫爾道河,流入遙遠的大海。
  在史麥塔納逝世六十八週年時,《我的祖國》成為每年「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固定的開幕曲目。當時,「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成立不過六載。而「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由來是因為西元一九四六年五月十一日適逢捷克愛樂創立五十週年紀念,捷克為了擁有一個可以媲美其他國際音樂節的活動,在當時的總統愛德華‧班恩斯(Edvard Benes)的贊助之下,舉辦了第一屆「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主辦單位並安排捷克愛樂管絃樂團於音樂節中的每一場交響樂節目中演出,以示對於該團的最高敬意。而這個音樂節也引起國外一流音樂家的共鳴,踴躍參與。五十多年來,許多國際樂壇上的重量級人物都曾經受邀參與音樂節的演出,包括指揮家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馬捷爾(Lorin Maazel)、科林‧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小提琴家慕特(Anne-Sophie Mutter);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鋼琴家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等人。另外,捷克愛樂管絃樂團的演出,也獲得觀眾的熱烈迴響,音樂節也逐漸打開知名度,漸漸成為每年國際樂壇的重要古典音樂盛事。
  由於「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內容以紀念音樂史上的重要作品、首演當代作曲家之作品以及推廣捷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為主。西元一九五二年五月十二日,正好是史麥塔納的忌日那天,主辦單位就以他的聯篇交響詩《我的祖國》作為開場,以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做為音樂節結束時的閉幕曲。這項安排不但充分展現「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用心並兼具了本土化與國際觀的視野,並引起了觀眾與各界的一致激賞。從此,每年觀眾在音樂節的開幕與閉幕都能夠欣賞到這兩部作品,成為音樂節的傳統。 ~原文出處連接~